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第二步,是实现由英语到汉语信息转换的关键。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表达好坏取决于对英语的理解程度和译者驾驭汉语的能力。
理解准确则莫定了表达的基础,为确保译文的科学性创造了条件。但理解准确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译出高质量的译文,这是因为翻译还有其艺术性。而艺术性则依赖译者的汉语水平、翻译技巧。
在翻译中性文体时,译语总体形式上,要避免使用冷僻罕见的词汇或陈词滥调,要使用标准、规范的现代汉语,尽量使译文通顺晓畅。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到遣词准确无误,其次还要考虑语体、修辞等因素。切忌不求甚解,率而操斛,随便乱译的倾向。例如,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 unshaven beggar语义比较清楚,有人将其译为“一个要饭的,身材短小,面黄肌瘦,衣衫槛楼,满脸短髭,致使表达出现了遗词失当和各种语体混杂的错误。译者没有弄清汉语的“髭”是书面用语,且相当于英语的moustache,“要饭的”和“衣衫槛楼”等词也不属于同一语域。
另外,表达形式还受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英语语体色彩的影响。例如:
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us to have breakfast on the train?
a.我们可以在列车上用早餐吗?
b.咱们能在火车上吃早饭吗?
(根据英语语体,译文a比译文b较为合适。)
由此可见,理解英语只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译文准确妥帖与否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表达恰当得体才是翻译的目的。
一般来讲,翻译界大都认为表达有直译和意译之分,前者近乎替换,后者相当于释义。
1.直译、所谓直译是指在译文中采用与原文的表达方法、句子结构、语体风格等都相似的对等语直接将原语的内容表达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译文语句的形式和内容与原文语句较相似,在翻译过程中基本不改变原语的形式,更不能改变原语的内容。直译强调“形似”,依照原文的形式将其逐一翻译出来。
直译是翻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方法。在实际翻译中,直译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意译。这是因为,人类的需求、情感、意志、生存环境、生产活动等等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在语言表达上,相同点也是多于不同点。因此,直译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直译法的主要特点是偏重照顾原语的字面意义,因为只要按原语字面意义译过来,原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译文中才十分清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翻译中,必须把直译与“硬译“或“死译”区分开来,因为任何两种不同语言,在词法、句法和表现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因此,直译时,句子成分的顺序也时常需要进行调整。逐词逐句不更改原文字的词序、句型结构、句序进行翻译就是硬译。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一般硬译是行不通的.因为硬译会使译文“貌”不合而“神”又离,难以符合汉语规范、让人不可卒读。例如,我们不能将“I am very happy”译作“我是很高兴”,更不能将the Milky Way译作“牛奶路”,将lie on his back译作“躺在他的背上”。
2.意译、意译指在译文中舍弃原句的表达法,另觅同义等效的表达法的翻译方法。意译时,译者可对原作的形式与内容按照译人语的习惯进行较大的变化或调整。
虽然人类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还存在着各种差异。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等,都给各民族语言中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言形式和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这时,直译已不能把原语的真正含义再现出来,因而往往需借助意译来解决这一矛盾。意译强调“神似”,依照原文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灵活地把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有助于保留原文的格调并引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从而使译语不断丰富、日臻完善;同时能够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或称"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