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翻译学自然也会像其他学科一样面临 学科门派的问题。因此,在门派的划分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早期比较有 影响力的划分是Nida的翻译理论三分说:语文学派( Philological Approach),语言学派(Linguistic Approach)和社会语言学派(Sociolinguistic Approach)(参见沈苏儒,1998: 136)。
后来,Nida又进一步将其扩展为 四大流派,即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 Communicati,Approach) 和社会符号学派( Sociosemiotic Approach)。前两个学派的研究重点在语 言本身,即语文学派重视两种文本之间的对照,语言学派则重视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照;而后两个学派则强调事件和符号的作用,即交际学派重视在 源语中所发生的原交际事件与在目的语中所发生的相应交际事件之间的对照,社会符号学派则重视符号在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环境中的接受者时所表 现出来的意义(Nida, 1982: 13-23)。
在此基础上,Gentzler ( 1993: 2 ) 将翻译理论研究分为五个流派,即美国译场学派(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翻译”科学”学派("Science" of Translation )、早期翻译研究 学派(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 ,多元系统理论和翻译研究学派( Polysystem Theory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以及解构学派(Deconstruction)。 Maria Tymocak。在Gentzler ( 1993)分类的基础上又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 方翻译研究划分为六大主要流派,即诗人和翻译学派(即译场学派)、哲 学和语言学派、功能主义学派、描写翻译学派、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翻译观、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马会姗,2001)。
潘文国(2002)基本上是把传统阶段的翻译理论看成文艺学派,现 代阶段看成语言学派或科学学派,把当代的翻译研究划分为翻译研究学 派、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和后殖民主义学派(或政治学派)三 类。他还把翻译研究学派之下又细分为多元系统学派、描写(或常规) 学派、文化学派和综合学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