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懂外语的人来说,要想了解非母语文化中的诗歌,还得依赖翻译。 一首诗歌有一百个译者就会有一百种译作。同声传译员良莠不齐,译作泥沙俱下,致使译文读者无法领略原诗真貌,甚至对原诗有扭曲的理解。那么,究竟应该 如何翻译诗歌呢?
要回答这些问理,首先得搞清楚何谓诗,诗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
给诗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难。一段文章写得好,人们说有诗意;生活有情调,说有诗意,风景好,也说有诗意;令人瞩目的功绩,会被说成是“光辉的诗篇”或“英雄的诗篇”,似乎美的东西都可以叫诗。人们也把顺口溜等叫做"打油诗",似乎有韵律、押韵的都可以叫诗,但同时无论如何又不会承认儿歌、天津快板或“莲花落”是诗。
因此,数千年来,许多诗人、学者都曾尝试给诗下一个被人接受的定义,结果大多不得要领或充其硅只说出成描述了诗的某些特质。至此,可以看出诗歌翻译应考虑韵律、诗的形式以及诗的涵义,即"音、形、义"三美。
诗歌翻译难,难在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要求“音”、“形”、“义”三美俱全,且“义”既是表面之意,更是“言外之意”;难在诗歌常常是“意像”的组合,纵然使原诗意象再现,也难把意象所表达的象征意思表达出来,难在诗歌重在营造“意境”,用另一种语言再造相同意境不易;难在“诗无达沽”,跨越时空的阻隔及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去揣测一首诗的含义常会出现理解偏差;难在很少有高素质、能胜任此项特殊工作的译者。
汉英诗歌互译更难。除了上述之难,更突出的困难在于汉英语言差异太大,汉英思维迥异,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相去甚远。凡此种种,难怪盛行“诗歌翻译”之说。
然而,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历史上成功的翻译例子告诉我们,诗歌是可译的。但是诗歌翻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翻译,它的本质是一种再创作。
诗歌翻译必须以诗译诗,这是底线。诗歌翻译不必追求"音"、"形"、"义"等形式上的对等,而应该是审美的再创造。其目的重在传达原诗的"言外之意",重在借审美移情里塑原诗的"意象",重在借审关移情重建原诗的"意境",重在艰苦的审美运筹中再现原诗的风格。如果给诗歌翻译立个标准,斯言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