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处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企纷纷入驻,而且很多国内企业纷纷跟随改革的春风走向世界,为了很好地融入当地,很多企业费劲心思想要给自己的品牌起一个非常好的外文名字,我们熟悉的有“Lenovo(联想),OPPP,Tencent(腾讯),Midea(美的)”等等,但是和这些品牌比起来,华为手机的外文名字就显得略微草率 ,我们知道华为的外文名字是“HUAWEI”,其实就是汉语拼音,对于老外来说,理解汉语拼音的难度有点高,我们知道在法语中,“H”是不发音的,所以当法国人看到这个品牌时,就会认为是“唔喂”,而且老外也发不出“who are we”这种音译。
说起“华为”,这个名字的来历非常随意,在一次采访中,任正非曾透露当时取名“华为”时非常随意,1987年成立公司时想不出来名字,正在发愁之际,无意间看到墙上的一则“中华有为”的标语,就顺手取名“华为”,随着公司的发展,任正非觉得“华为”这个名字取得并不算好,因为它的发音属于闭口音,而且不响亮,再加上“华为”的发音和夏威夷的英文发音“hawaii”比较相像,外国人会经常读错,为此华为内部专门召开会议商讨要不要还掉这个名字,经过长时间激烈的讨论,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不作更改。
熟悉华为发展历程的人应该知道,华为早期面对企业市场,交换机,企业级路由器,电信设备,那个时候朗讯,爱立信如日中天,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面对中国企业收费要比日本,欧美国家高出高几倍,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企业别无选择,正是在这这种严峻条件下,华为沉下心开始专注于企业服务和加大研发力度,在2004年,华为手机进入市场,主要针对人群就是普通消费者,加上国人对拼音“HUAWEI”的认知度和辨识度很高,所以也算小有市场,后来华为开始做自主品牌,从2009年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机到2014年前后的“Mate”系列一直到2015年“P”系列,一直沿用“HUAWEI”商标,直到今天,华为已经成为了行业巨头之一。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能够给自己品牌取一个比较本地化的译名,对于他们打开当地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不少外企业初步进入中国时,就是凭借脍炙人口的品牌译名打开市场,比如我们熟知的“Coca-Cola(可口可乐),Benz(奔驰),“BMW(宝马)”等等,知行翻译小编相信这些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了,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内企业为了打开国外市场,常采用的一种取品牌译名的方式就是谐音双名,比如“格力(Gree),方正(Founder),腾讯(Tencent)”等,总体就是既遵循中文原意,又不会对海外消费者造成阅读障碍。
最后,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样,那“HUAWEI”是不是应该跟随潮流,重新换个一个品牌译名呢?答案当然是无需更换,因为“HUAWEI”的知名度在海内外都已经达到了很高,而且品牌译名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被受众所认知并接受,难道现在“HUAWEI”的认知度不够高吗?
图文参考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