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我们形容一道菜的味道非常好时,会经常说:“味道很鲜”,这里面的“鲜”字可难倒了很多外国人,我们知道“鲜”在汉语中多形容食物鲜美,物品光鲜亮丽等,与“鲜”最接近的应该是味精,但是在外国餐馆里基本不用味精,所以“鲜”也就不存在了,当然了,英语中也有很多单词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比如“delicious(美味)”。
小编曾听一个翻译老师说过这样一个趣事儿:“我以前想写川菜的麻,但是翻遍英文词典却找到对应的词,有位美食达人告诉我麻的感觉就是成千上万只蚂蚁在舌头上爬,不得不说这个描述非常生动形象,但终究我还是不敢在英语里使用。”正如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语言的限制就意味着经历的限制,如果没有这个词汇,你甚至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
再回到“鲜”字应该如何翻译,我们首先看一下“鲜”字是如何形成的,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文再到隶书和楷书,一共整理出两种解释,首先,“鲜”字中的“羊”是“祥”的省略,表示吉利的,平安的,意思就是虽死但仍可安全烹饪食用的鱼。其次“鲜”字中的“羊”是“羴”的省略,“羴”表示羊臭,就是膻味,而“鱼”则是指鱼腥味,二者合在一起的味道不仅不腥不膻,反而味道极其鲜美,故而形成“鲜”。最后一种解释让小编茅塞顿开,什么是“鲜”,就是把鱼和羊放在一起烹饪的味道就是鲜。
关于“鲜”字如何翻译,我国的一位权威翻译家开玩笑说:“很鲜”那就是直接翻译成“very xian”,就像英文romantic(浪漫),中文直译为“罗曼蒂克”,意大利pizza就叫披萨,再不会的话,就直接说带着火腿的奶酪面粉大饼。其实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食物中,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写了一部难懂的《尤利西斯》,后来又写了一部更难懂的《芬尼根的守灵夜》,但是他却说,虽然翻译不易,但是没有语言是不可以翻译的,不管是什么事儿到最后终会定下名称,那就变成了约定俗成。而“约定俗成”就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准则,没有之一。因此“鲜”完全可以直接翻译成“xian”,只要约定俗成下来,也许就成为外语中的一个新词汇。
虽然翻译不是万能的,但它却是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的基础,而翻译绝不仅仅是字与字的对译,句式与句式的照搬,而是在领悟原文后,努力寻找相匹配的句子去标书原文的本义和本色,做到原文和译文像舞伴一样形影相随,舒展自在,小编想这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您觉得呢?
文章来源:http://zhixingfy.com/knowledge/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