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传统上采用拉丁语翻译,近年来也有逐渐采用英语翻译和音译的趋势。下面 就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中药有源自植物,如甘草,也有源自动物如蛇胆和矿物。其中植物性中药应用最为广泛, 其拉丁语名称来源于植物学名,是由学名中的属名或种名(有时也用全称)附其根花、叶实、茎块等药用部分组成。
中药名称的翻译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名称的翻译,因为中药名称在翻译时必须按照药源和入药部分名称来进行。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生药方面,应体现同物异名与同名异物的译名区别。
2.对入药部分比较笼统的名称应予以具体化。例如,“二花”其实是“忍多”的花蕾入药, 所以只有泽成Gemma Lonicerae方能体现其原意,而不能译成 Flos Lonicerae。
3.对于临床上常用的一些炮制或加工了的中药,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应予以界定。
麦芽: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
阿胶:Gelatina Corii Asini
神曲: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
焦三仙:Massa Trimedicata Usta
饴糖:Oryzanosum Cum Malto
鸡黄:Ovum Centracithale Galli
用英语翻译中药名称已成为一种趋势。用拉丁语翻译中药名称虽然易于规范、易于区 别,但却难以辨认、难以上口。
因为拉丁语是一种死亡了的语言,就是在西方,能熟练应用拉 丁语的人也不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近年来尝试使用英语翻译中药名称的主要原因。
另外,用英语翻译中医却用拉丁语翻译有关的中药名称,总使译文文理不能贯通,常常 出现语际交流间歇中断的感觉。
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在翻译中更注重的是信息传递的准确快捷。 使用人们熟悉或容易掌握的用语无疑是加快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